
Studio C of Sophomore
/ February 2021 / June 2021


茶源自中國,傳至日本、東南亞印度與歐洲,自十六世紀千利休以來,日本茶人揉合了老莊思想、禪學,形成茶的哲學。「偉大的概念藏在微小的事物裡,深遠的世界就在日常當中」以茶為中心,發展建築、美學、花道、書道等引介東方文明底蘊中流洩的世界觀,是「不完全」的美學。茶室哲學是在內心讓殘缺成為完整,領會真正的美,其美學的核心──侘寂 wabisabi、陰翳 inei、質朴,茶屋的外觀與結構暗示了時間性、短暫、脆弱、拙劣等不完美,「平等」的主與客在此實現「一期一會」,在邁向完美的途中開啟無限可能。本次的設計目標是建構一間討論自然、茶室和茶人/茶客關係的茶空間,自然與茶室關係為「若離」,茶室內在宇宙觀是「侘寂 wabisabi」,以地域材料,來構築與連結人-- 茶室空間 – 基地自然環境。
1. 基地設定:
台生基地位於板橋和新莊之間的新月橋周邊為範圍(新海濕地第二期和第三期)。閩台班同學以泉州師院的兩個基地(水道邊綠地、兩系館間綠地)為範圍 。本設計題目的三個重點 (Land/Water/Plant, Tea House and the Master & the Guest 土地/水域/植被、茶屋、茶人與茶客),必須在設計論述中說明三者的對應或對話的關係。
2. 茶屋與基地環境:
茶屋與基地的關係必須是若即若離的,茶屋不能貼緊土地,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漂浮在水面、懸吊、脫離地面、依附建築或樹,脫開地心引力的束縛而存在(藤森照信)。
3. 就地取材:
茶屋哲學「詫びWabi」推崇簡樸與自然,請選用在地、天然或再生的材料,對環境友善、可被代謝消融的材料(土石、竹木、稻草或蘆葦・回收布、寶特瓶、玻璃、金屬)
4. 茶屋與人:
兩人飲茶所需要的空間2.5塊畳みtatami(1畳み=90cm*180cm),兩個入口(茶人與茶客分開進入60*70)、兩個開口(引入光影或觀景窗,臨終前最想看到的風景)、涵容兩人之間合適的距離與姿勢,也要有燒柴火的空間fire place。
5. 茶人與茶客:
茶室內觀由茶主人依兩人的身體尺度、姿勢、喜好來決定路徑、位置、開口和茶食。
茶室外觀形式由茶客觀察基地上的植物和動物與土地的關係來演繹發展。
target
若即若離、侘寂 wabi-sabi、茶室、濕地、地域材料 local material、極小限空間
keyword
